1935年12月9日,北平数千名青年学生涌上街头,高呼抗日口号,声势浩大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就此爆发。1985年12月,为纪念一二九运动50周年,北京师范大学在校内建立起一二九运动纪念亭,亭内正面左侧中央矗立着一二九纪念碑。
纪念碑由碑座和碑身组成。青石碑座高0.3米,长2.74米,汉白玉碑身高1.6米,长2.5米。石碑的正上方刻有“时代先声”四个字,下面刻着碑名和碑文。碑文撰写于1984年,刻于1992年,记述了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的辉煌历史。

一九三五年,日本帝国主义进逼平津,华北危急,中华民族存亡到了严重关头。十二月九日,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发动了抗日救亡运动,师大学生冲破武装军警包围,最先到达新华门前,与其它学校队伍汇合,举行示威游行,遭到军警镇压。十二月十六日,师大五百多名学生参加了更大规模的示威集会,阎世臣主持了在前门车站广场的市民大会。翌年一月三日,师大三十多人参加了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,深入河北农村,宣传抗日救国,并于二月一日在师大文学院成立民族解放先锋队,敖白枫首任队长。
在一二九运动中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有:杨秀峰、周小舟、林一山、王文彬、陈泽云等和江明。七七事变后,师大爱国师生奔赴各抗日根据地,投身于抗日战争,先后牺牲的有:张郁光、王文彬、张仁槐、蒋弼、郭庆云等,他们为国捐躯的悲壮事迹,永铭史册,垂教后世。
北京师范大学
一九八四年撰文
一九九二年勒碑
碑文叙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在一二九运动中的英勇事迹,并将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姓名镌刻到石碑上,以此来纪念他们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爱国情怀;纪念他们“国自图强锋齿爪,苍茫万众尽兵军”的坚定信念;纪念他们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”的赤子之心。
朗诵者:王璐